英文繪本教案分享:《可可冰》水的三態跨領域教學提案

夏天時,你喜歡吃冰嗎?不管是冰棒、剉冰、冰淇淋都是消暑的好朋友。

在這篇繪本教案分享中從故事連結生活的情景,接著融入領域的知識點並且應用在凝固的實驗中。

冰的凝固與融化其實是日常生活中就可見的科學現象與名詞,與國小的自然課本「水的三態」是同一的概念。

那麼我們能不能用更趣味,且貼近生活的體驗學習,並且加上 108 課綱強調素養導向的跨域學習來啟發學生的探究精神呢?

這篇實際的英文繪本閱讀教案課程實例,分享給你“自然+語文+社會”的融合學習。

繪本跨領域教學步驟

108課綱強調素養導向的跨域學習,如果能夠以繪本教學,打破學科的限制,啟發學生探究的精神,那麼可以真正達到將知識運用於真實生活情境中的狀態,對學生的學習必有幫助。

以下就用繪本「可可冰」的課程來分享跨領域教學經驗,分別是:

  • 自然領域:凝固與保冰
  • 語文領域:英文閱讀理解
  • 社會領域:童工問題
  • 科技領域:搜尋資料

英文繪本《Cocoa Ice 可可冰》

《Cocoa Ice》

作者:Diana Karter Appelbaum
繪者:Holly Meade
出版社:Orchard Books

在美國緬因州漫長的冬天裡,人們從已凍結的池塘和湖泊中取出冰塊,存放起來為夏季做準備。

這些冰塊和其他貨物透過美國的縱帆船被送至聖多明哥島,以便於交換可可豆和咖啡豆。

在這「可可與冰」的交易過程中,間接地譜出了一段長距離的友情,一位來自聖多明哥島的可可豆女孩,和一位來自緬因州的冰雪女孩,她們分享了彼此國家獨特的氣候和文化。

由作者 Diana Appelbaum 所描寫的一百多年前的美洲平民生活實況,記錄了在那個物資缺乏、沒有冰箱的時代,人們如何以物易物、各取所需的情況。

學生可以透過這個溫馨的繪本故事,進入情節之中,並以簡單的實驗,體驗故事人物所身處的情境,體會前人生活中的智慧。

教學活動設計:閱讀與提問

1. 閱讀前討論

先向學生展示書的封面,並唸出書名,要請學生說一說在觀察完封面圖片後的發現:如天氣、衣服、植物等。接著和學生討論書名《可可冰》,並詢問學生:「你們知道什麼是可可嗎?」

準備一杯裝有可可粉的杯子,並發給學生一人一根牙籤,讓學生輪流在杯子中沾一下,嘗一嘗可可粉的味道。請學生辨認一下可可粉的特性,如:粉狀、苦苦的、很香……等。

2. 閱讀與提問

老師分享《可可冰》這個故事。然後提問︰故事中喜愛可可冰的女孩介紹了物質從液態轉變為固態的過程,但是,牛奶約在攝氏零下2.8度左右凝固,然而,冰塊只能將溫度降至攝氏0度。想一想,該怎麼做?

教學活動設計:操作活動

3. 活動一︰製作可可冰

(1) 發下巧克力牛奶,讓學生用五官來觀察。

(2) 將巧克力牛奶倒入小夾鏈袋中約八分滿並密封。

(3) 請學生觀察此混合物的特性,如:液態的、冰冷的、塊狀的、會流動……等。

(4) 在紙碗中先倒入少許冰塊並加一些鹽,將剛剛裝有巧克力牛奶的小夾鏈袋放入紙碗中,再用冰塊填滿紙碗並加入鹽,將紙碗蓋蓋上。

(5) 學生輕輕搖動紙碗5分鐘。

(6) 當學生發現小夾鏈袋的混合物從液體轉變為固體後,即可取出小夾鏈袋享用可可冰。

(7) 請學生觀察可可冰的特性,如:固體的、甜甜的、冰冰的。

(8) 老師在黑板上以表格整理出巧克力牛奶「結冰前」和「結冰後」的異同。

★ 教學小技巧 ★
要讓巧克力牛奶結冰的完美比例是冰塊和鹽的比例為 3:1,便利商店所賣的冰塊一包 600 克,所以準備約 200 克的鹽,實驗較易成功。根據碗的大小,冰塊和鹽不一定要一次倒完,因為冰塊會融化,但是巧克力牛奶可能還沒結凍,所以可以留下一點冰塊和鹽,將冰塊融化的水倒掉後再加入鹽和冰塊。另外,此時碗內溫度降至零下 10 度左右,可以準備棉布手套讓學生使用,並提醒學生注意以免凍傷。

4. 活動二︰製作保冰盒

(1) 詢問學生注意書中的人使用了什麼方式來隔絕冰塊(雙層倉庫、木屑和乾草),和學生討論會影響融化的條件。

(2) 教師拿出一塊冰塊,說明如果沒有保護措施,冰塊很快便會融化。

(3) 提供各種絕緣材料,如塑膠、鋁箔、紙屑和棉花球。讓學生試著設計一個可以「保冰」的盒子,以便讓冰塊可以維持較長的時間不溶化。

(4) 讓學生討論可行的設計方式,並在紀錄表上畫出設計草圖。

(5) 發下一塊冰塊,讓學生根據草圖完成保冰盒,一段時間後,打開保冰盒,比較盒中的冰塊和老師燒杯中沒受到保護的冰塊之溶化情形。

★ 教學小技巧 ★
從活動一的實驗中,學生會發覺冰塊加鹽會讓溫度降低,所以也可以提供鹽讓學生選擇要不要拿來保冰,但是其實冰塊碰到鹽會吸熱融化,老師在之後的歸納整理時可以加以釐清。此實驗的變因很多,例如︰加入糖的保冰效果或是不同容量的夾鏈袋,甚至相同材料不同方式,所得到的結果都不同,可以當作日後進一步探究的題材。

5. 延伸領域連結:可可冰繪本結合社會領域

現在的我們,對於各種巧克力或巧克力製品再熟悉不過了,但是許多種植可可豆的農民,卻根本不知道可可豆是用來製作巧克力的原材料,甚至認為可可豆是歐洲人用來釀酒的,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吃過巧克力!

近年來,透過媒體的報導,人們才發現甜美香醇的巧克力,其實是用童工的血汗換來,光是在西非的象牙海岸,就有 10 多萬名童工每天辛苦採收可可豆,國際社會曾經簽署協議,要求巧克力業者停止使用童工,但 10 年過去,童工被剝削的情況仍未改善。(民視,2012 年 1 月 18 日)

(1) 由老師引導討論:在這段新聞中,你認為童工是什麼意思?

(2) 接續提問:「你覺得小孩的任務是什麼?」。

(3) 待學生老論與回答後,介紹世界兒童宣言,並且討論可可童工和裡面什麼規定相互違背。

(4) 閱讀雜誌文章:《童工與奴隸的惡夢!巧克力夢工廠背後的血汗真相》後,使用平板或手機電腦搜尋相關主題的資料,並分組討論如何消除童工,讓小孩回到學校。

(5) 分組上台報告。

可討論的內容:

  • 兒童宣言和童工違背的項目
  • 為什麼會有童工問題產生
  • 與 SDGs 8 的哪一項相關
  • 如何消除童工問題
可可樹上的可可果

繪本閱讀教案,從閱讀到跨領域能力

在這個教學活動中,我們運用了閱讀來讓學生理解繪本的故事內容,甚或可以運用閱讀課來讓學生有更充分的閱讀理解策略學習。

在自然領域,進行兩個自然實驗來知道以前的人所具有的科學知識,而「可可冰」只有凝固的實驗。如果想要一次教完水的三態變化,可以另外用繪本《溫布莉的冰淇淋星》教融化,繪本《水窪哪去了》教蒸發,就能整合三年級和六年級的概念。

另外也透過分組討論,讓學生關注社會議題,並會使用科技產品來搜尋資料。可見,一本繪本就能做到跨域學習,讓孩子具備橫跨不同領域的「跨界力」。

返回頂端